新冠肺炎来势汹汹
而平江“交通人”
又是怎样防疫情、保畅通的呢?
一起来看看
严把三关,营造安全出行环境
一、把好道路运输行业消毒保洁关
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为做好道路运输行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各客运站场、客运企业、公交企业、出租车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通过组织集中消毒、司机自行消毒等方式,严格落实在营运车辆的每日消毒保洁工作。


同时,对各客运站场、客运企业、公交企业、出租车企业进行网格化管理,落实专人每天联系各客运单位,每天分组深入全县各客运站场开展客运疫情防控工作检查督导,压实各运输单位各项措施。

各站场迅速加强消毒保洁工作,严格执行对运营车辆“每日一消毒、每一车次一消毒、每一班次一通风”制度,特别是对乘客接触较多的扶手以及座椅、地板、刷卡机、投币箱、扶手、吊环等部位进行重点消毒清洁,不留一处死角,并在消毒后的第一时间对车厢开窗通风,确保乘客乘车时车厢空气清新无异味。

二、把好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健康关
疫情发生后,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加强疫情防控的有关工作部署,要求公交和出租车企业要加强对所属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和健康提示,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做到“无口罩不上岗”。密切掌握从业人员的身体状况,每天对上岗参加营运的从业人员测量体温,如发现体温异常的不得安排其上岗。

县内各运输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对所有从事营运从业人员返岗前进行疫情防控摸排。主要从是否接触武汉及重点疫区返乡人员、返岗前14天以来的活动轨迹、是否有发热咳嗽等异常情况进行排查,保证全体职工返岗前处于健康状态。每天上岗前,对职工进行体温检测,确保无发热、乏力、咳嗽等异常状况,让前来购票乘车的旅客放心。

三、把好乘客身份体温信息真实关
为全力遏制疫情蔓延,维护公共安全,确保乘客有效溯源。联合公安、卫健、疾控等部门对所有进出站乘客体温进行测量,要求所有营运车辆(含客运班车、包车、公交车、出租车)搭载乘客必须查验乘客身份信息并做好登记,对来自重点地区的乘客要采取详细信息并及时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车辆运营期间,乘客拒不配合、不佩戴口罩、不接受身份信息登记的,司乘人员应拒载,并视情况做好登记并及时向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报告。如因司乘人员未执行乘客实名登记制度、信息登记不完整或未及时报送信息造成乘客无法溯源的,将追究企业和司乘人员的责任。
开通外出返岗民工绿色通道
积极配合县人社部门,为外出浙江、广东务工的返岗民工开通绿色通道,组织运力调配,科学合理的安排乘车,严格落实客座率控制在50%以下的原则,保证所有外出务工群众安全返岗,不出现交叉或聚集传染现象发生。

据悉,截至目前,共恢复客运班车186班次、输出旅客1563人次;投入返岗农民工运输车辆13班次、输送外出返岗农民共200余人次;站场共消毒36次,车辆共消毒482辆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