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不掉队 成长途中有照应
汨罗公路人用爱心为兜底贫困户“兜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2日讯(张为 胡清)“孩子长大了,我们去帮她买了点必需的衣物,您不用担心。”5月10日晚上,汨罗市农村公路养护中心对口帮扶桃林寺镇五柱村的驻村干部和结对帮扶干部,一起来到村里兜底贫困户周凯的家中,把他10岁的女儿接到了汨罗。
在书店,结对帮扶干部陆伟给孩子购买书包和书籍;来到超市,驻村队员李敏帮孩子挑选可口的零食,驻村干部杨喜则细心地给小女孩准备了成长过程中必需的衣物。

“这是一个没了妈妈照顾的可怜孩子,但有我们在,孩子就不会被遗忘。”自开展扶贫工作以来,杨喜等驻村干部都已经习惯了每个月数次上门看望周凯和他的女儿,也不忘带上鸡苗、菜苗和生活必需物品。
周凯是村里唯一一户兜底贫困户,自己患有尿毒症,一周需要做3次透析,妻子又因直肠癌于2018年去世,家里还剩下一名70多岁的老人和一个未成年的女儿。一家三口,完全失去了经济来源,还要承担巨大的治疗费用,周凯一度苦不堪言。
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家已经成了公路养护中心重点关注的扶贫对象。

“去年周凯尿毒症的治疗费用有9万多元,但他自己最后只需要负担7000多元。”杨喜告诉记者,驻村了解情况后,镇村两级扶贫干部就积极为他家向上级单位争取扶贫政策。经过一个多月的奔波,周凯尿毒症的透析治疗费用可报销90%,再加上争取来的A类低保、教育助学金、老人养老金和社会帮扶等种种收入,如今周凯的生存压力彻底减轻了。

“今年我们还给他争取了一个在村里担任保洁员的公益性岗位,每年收入也可以增加5000元。”初夏时节,周凯的房前屋后,鸡鸭扑腾。菜地里,扶贫队员们一个月前送来的辣椒苗和茄子苗整整齐齐、长势喜人。 “国家政策真的是好!”周凯再次感慨道。

“社会保障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道防护网。我们实施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就是要确保兜牢贫困群众基本民生底线。”陆伟手里,一张由卫星地图和不同颜色的文字图例组成的贫困户分布示意图格外精细。
“用3天时间做了这张图,可以让贫困户的扶贫措施、享受政策和脱贫年度一目了然,方便扶贫干部熟悉贫困户情况,实现真正的精准扶贫。”陆伟表示。

自2018年农村公路养护中心在五柱村开展对口帮扶以来,扶贫干部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劳务输出扶贫和爱心购活动,着力解决农民实际生活困难。村里共25户81人贫困户中,目前已脱贫23户76人,现有1户3人为兜底贫困户,另1户2人将在今年达到脱贫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