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11日讯(记者 徐亚平 见习记者 吴广 通讯员 张脱冬 屈艳)今天,在岳阳市政府新闻办主持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赵启鸿表示,岳阳市委、市政府正扬优借势、集群发展,将把现代物流打造成岳阳第三个千亿产业,释放江湖名城发展新活力。截至目前,全市有100余家规模以上物流企业,30家A级以上物流企业,在全省位居前列;2017年全市物流业产值达715亿元,物流经济总量稳步上升,航运集装箱吞吐量全省排名第一,占全省74%。

百业待兴,交通先行。岳阳头枕长江,怀抱洞庭,是湖南唯一通江达海的城市,也是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节点城市、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骨干城市、湖南的门户城市。近年来,岳阳市立足交通区位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抢抓政策新机遇,增创发展新优势,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提质升级。至“十三五”期末,两纵两横的铁路网、四纵两横高速公路网、八纵七横的干线公路网加速构建,一区一港四口岸开放平台日趋完善,岳阳三荷机场试飞成功,岳阳立体交通大格局已经形成,区位,交通优势愈发凸显。

岳阳市大力推进现代综合物流园区建设,促进物流聚集、创新发展。目前,该市胥家桥综合物流园、湖南城陵矶新港多式联运物流园等现代物流园区前期工作正有序推进,这2个物流园区建成后,将明显提升该市现代物流集聚散、综合运输和多式联运能力,引领全市物流园区发展。各县(市)区在省级规划层面也均申报了一个综合物流园区,在规划上,形成全市层级衔接紧密、特色鲜明的园区整体布局。

该市加快推进物流企业的发展,不断壮大物流市场主体。近年来,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岳阳城陵矶“一区一港四口岸”加快发展奖励暂行办法》等系列文件支持,部门引领和发挥物流行业协会桥梁纽带等有力措施,该市物流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市规模以上物流企业100余家,形成了集装箱物流、现代仓储物流、危化品物流、公路物流以及部分快递物流等初具规模的专业物流门类,物流企业标准化和信息化手段逐步应用,物流市场主体量质得到了有效提升。

2012年,岳阳物流行业建立部门联席会制度;而后成立了物流行业协会,为企业与政府行业管理部门之间建立了稳定的联系方式,为政府分离部分社会职能提供了支持;成立了岳阳市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支撑和促进市场不断规范。预计2020年,全市物流业产值将达千亿。
摄影:徐典波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