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在省水运事务中心指导下,我市水运事务中心船舶检验所运用水下机器人,对岳港物流有限公司公用粮油码头的“道道全号”趸船进行检验。这是我市船检部门首次采用该项技术执行水下检验,走在全省前列,标志着岳阳船检正式迈入“智慧船检”新时代。
高科技赋能:水下机器人显身手
此次检测由中国船级社认可的水下检验公司提供第三方服务。水下机器人又称无人潜水器,采用“水下浮游式”运动方式吸附于船体表面,对船舶水线以下部位进行清扫和检测,并实时传送高清影像。这一技术取代了传统的船坞检修或潜水员水下检测,不仅大幅提升了安全系数,还为验船师提供了清晰、全面的视频影像,显著提高了检验效率和精准度。
在检验现场,验船师根据检验项目表和外板图纸,指导机器人对趸船水下部分进行录像检验,重点检查船外板、底板及焊缝,详细记录外板破损、损伤变形、油漆状况及表面水生物覆盖情况。检测完成后,检测公司将出具详细的水下检查报告和录像资料,为船检部门签发证书提供权威的第三方技术支撑。
企业点赞:省时省力又安全
按照传统方式,船舶需进船厂进行船底外部检查,或由潜水员进行水下检测。前者会导致码头油品作业停工停产近1个月时间,后者则受水流和水下环境影响较大,存在安全风险高、效率低、观测不全面等问题,而水下机器人检测一般只需一天时间。这项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避免停产带来的经济损失,还节约了大笔开支!
船检部门:为企纾困解难题
市水运事务中心船舶检验所收到企业的水下检验申请后,严格按照船检法规要求,对船舶历次检验记录、水下检验条件和检测公司资质进行了全面评审,并向省水运事务中心报备。省水运事务中心对此高度重视,及时批准了此次检验申请。
此次水下机器人检验是市水运事务中心持续推进为企业纾困解难的重要举措。从传统船检到智慧船检,该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为企业降本增效,标志着我市在绿色智能新技术运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一审:陈晗蜜
二审:胡 广
三审:刘 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