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岳阳港岳阳县港区规划修订》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情况的公示
关于《岳阳港岳阳县港区规划修订》
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情况的公示
岳阳县鹿角区域发展服务中心正在组织开展《岳阳港岳阳县港区规划修订》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现征求公众对本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见。
一、规划概述
(一)规划背景
岳阳港位于湖南北部,北临长江,纳湘、资、沅、澧四水,建港历史悠久,水运条件得天独厚,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拥有全省唯一的国家一类水运口岸。岳阳县港区是岳阳港的重要组成,地处东洞庭湖东岸,地理区位优越,沿湘江上溯,可直达长沙、湘潭、株洲、衡阳等省内重要工业城市;经洞庭湖航线及资、沅、澧水航道,可通达益阳、常德、沅江、津市等港口城市;经城陵矶入长江,可通江达海、便捷连通长江沿岸城市及沿海地区。湘江航道岳阳县段岸线上起中洲乡机场村、下至湖滨月山,全长约46公里。
由于岳阳县的湘江岸段基本位于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致使2020年11月批复的《岳阳港总体规划(2035年)》仅将岳阳县港区规划为旅游客运功能,规划客运港口岸线长500米,并要求规划期内将已有货运码头逐步调整或退出货运功能。
自2021年启动的岳阳市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中,已将岳阳县境内的鹿角码头等货运码头岸线及周边区域调出了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并由省级部门汇总上报至国家林草局和自然资源部审核待批复,国家自然资源部已于2022年9月批准了湖南省“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为启动岳阳县港区规划修订、推进港产联动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为适应岳阳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临江环湖和通江达海优势,科学规划利用港口空间资源,加快推动港产园城融合发展,更好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亟需开展岳阳县港区规划修订工作。
(二)规划范围和期限
规划范围为岳阳县县域内湘江、新墙河岸线及沿江码头,其中湘江长湖村右岸至太平咀自然岸线总长度约46公里。规划基础年为2022年,水平年为2035年。
(三)港口功能定位
岳阳县港区的功能定位是:岳阳县港区是岳阳港的重要港区,是长岳经济带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东洞庭湖地区港产联动和砂石资源开采外运的战略支撑,将以散货、集装箱、件杂货运输为主,兼有旅游客运功能,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和综合物流,逐步发展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化枢纽型港区。
(四)规划方案
1.港口吞吐量预测
预测2035年岳阳县港区货物吞吐总量将达到2600万吨,其中矿建材料吞吐量235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5万TEU。预测2035年旅客吞吐量为10万人次。
2.岸线规划
本次岳阳县港区共规划港口岸线4950米,其中货运码头岸线3200米,客运及支持系统码头岸线1750米。
(五)港口总体布置规划
岳阳县港区规划由鹿角作业区、汗水坡作业区和太平咀、新墙河金山及谢龙村客运港点,机场村、万石湖支持系统港点组成,形成“2作业区、3客运港点、2支持系统港点”的港口发展总体格局。
1.鹿角作业区:以干散货、件杂货及集装箱运输为主,兼顾客运和支持系统功能,主要为后方临港产业园区及周边经济发展服务。
2.汗水坡作业区:以干散货、件杂货运输为主,主要为坪、费两湖砂石外运,后方临港企业的原材料、产成品运输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及主要工作内容
本次规划的环评工作分为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报告书编制阶段。主要工作内容为:在区域特别是港口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规划方案分析、公众意见调查的基础上,识别制约港口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规划实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进而分析规划实施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本规划提出意见及环境保护措施。
三、征求意见的主要内容
1.您认为本次规划是否合理?
2.您认为本次规划环评应关注哪些环境问题?
3.您认为规划评价应加强哪些措施以减缓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四、意见反馈
您可以通过留言、信函、电话等方式向规划编制单位和规划环评单位反馈意见(非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内容不在本次公众参与征求范围内)。
公众反馈意见期限: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
五、联系方式
1.规划编制单位:岳阳县鹿角区域发展服务中心
联系人:吴石先
电话:13607402318
传真:0730-7649006
地址:岳阳县荣家湾天鹅路与樟树潭路交叉口
联系时间:工作日08:00-12:00、14:30-17:30
邮箱地址:327075159@qq.com
2.规划环评单位: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联系人:杨工
电话:010-57802676
传真:010-5780267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甲六号二号楼
邮箱:793328199@qq.com
一审:汤海旺
二审:陈晗蜜
三审:刘 庆